“上海智造”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上海制造业发展史与未来转型(一)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组织引导广大青年员工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同时以史鉴今,资政育人,进行“四史”学习教育,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将四史的学习教育与做好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打牢思想根基。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积极组织员工进行制造业发展调研类社会实践项目,从制造业发展中汲取“四史”学习养分,让员工更好的结合专业、区域以及个人发展,从学思悟践中学习“四史”。
2020年7月27日,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00后探寻新中国工业发展史社会实践组在学院团总支书记张艺群和专业教师杨王致夫的带领下,一行七人来到了中云开源数据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进行学习调研。
实践团队通过前期的搜索资料,已经了解到中云数据是一家专注于工业大数据研究的公司。之所以来这家公司调研,是因为实践团队想通过工业大数据的公司角度出发去了解工业大数据在工业转型和智能制造发展的推动意义。
在出发之前,实践团队对于工业大数据的理解就是通过互联网实时监测公司产品的生产线上运行的各种参数并统计评估产品的合格率,保障产品的质量,便于公司实时检修生产线,放弃产品质量不合格的次品。然后在产品出售的时候进行统计,让公司了解什么产品更受欢迎,需要加大生产量,什么不受欢迎,可以减少生产量,减少不必要的损耗。一进入公司,先向实践团队介绍的就是公司的产品--多功能数据服务一体机,正是用于对产品生产线的检测,也对应了实践团队来之前对工业大数据的理解。
在这之后,讲解人员带领团队人员走访了办公区域,并且介绍了各个部门及其工作,十分形象的阐述了公司运行模式和相关产业的历史。而后他们也有幸采访到了中云数据的工作人员温暖老师。在被问到公司如何解决了疫情期间开工延迟,无法上班导致数据采集工作无法进行时,温暖老师表示中云公司在疫情期间自主研发了线上办公小工具,并且在线下正式开工后,仍然没有放弃这个小工具的研发,并上传了不少跟数据工作有关的小例题,可以让我们在校老员工去了解并学着去解答,为以后的工作做下准备,相信已经在中云数据商务组工作的张家伟,同时也作为中德学院16级员工,一定也从中获益不浅!
在采访中,张家伟学长介绍说公司主要以数据采集,挖掘,治理,储存,分析为主要业务,可以为企业提供数据化整体解决方案。针对工业企业数据结构复杂、数据量大等特征,利用互联网开放数据及中云“工业数据训练集”对企业内部数据进行多维度深入分析,有效解决了当前绝大多数工业企业使用报表软件简单的处理数据,导致信息使用不充分,数据分析不深入等诸多问题。并提到了关于一家汽车企业的案例:在使用中云定制化数据分析之前,该企业大量的设备运行数据、设备故障数据、相关产品及零部件的数据都未得到充分利用,而仅是进行简单的历史数据统计,制作报表,对数据的处理始终停留在表层。而中云数据将互联网用户对该汽车生产企业及其产品舆情评价的客观数据可视化,让企业真正“看清世界,从容以对”。并将该汽车生产企业相关产品零部件价格及提供商信息实现数据可视化,帮助企业进行零部件使用情况分析,为企业的运营和决策提供辅助性建议,为企业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撑。通过工业大数据找出了公司的生产不足,或是生产过多,优化生产线,减少了对公司的损耗,帮助公司达到最大化利用,是推动制造业转型智能化重要的一步!
由于实践团队中的成员都是工科员工,所以与他们关系最大的公司产品无疑是工业快搜这个平台。在使用过后,成员们认为其平台上数据多数来源于不同的网站,在经过整合,筛选后被采用,而很少有直接来自公司的数据。所以成员们有了个新奇的想法,如果未来的一天能够建立企业版工业快搜,只对各个参与提供数据的企业开放,这样子的数据更有价值,也建立了企业工业大数据圈,肯定也能让生产更加智能,企业之间的数据共享更便捷。